7月29日上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湿地保护调研团成员郑怡对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孟州片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其保护状况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改造建议。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是中国东部平原与西部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保护区东西长301公里,总面积68000公顷,横跨河南省4个省辖市。孟州市黄河湿地保护区内主要景点有:大坝公园、黄河楼、治黄文化雕塑园、民俗村、观光采摘果园、湿地红柳林、踩沙场、落雁滩、泳滩、跑马场、黄河渔家等。
过去若干年间,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孟州片区沿河岸栽种大面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耕地,向外逐渐过渡到原生态自然草坡。在非汛期,游人可通过草坡下至耕地处,接近河岸,进行亲水活动,而在汛期时,黄河水将淹没耕地蔓延至草坡,根据“海绵城市”的原理,丰沛的土壤将进行水流下渗,防止积水造成洪涝灾害,同时正常雨天也可以起到排水、滋养作物的功能。而近年来,由于保护力度不够,黄河沿岸自然景观以及河流本身已经遭到愈加严重的破坏。在调研途中,发现虽大多数河流区域较为清澈,但部分河流出现泛绿色泡沫、临近岸边多种浮游植物漂浮等现象,周围的沙岸上出现较多塑料瓶、塑料袋等不可降解垃圾。这些污染物在影响景区观览体验的同时,对黄河水质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同时,一些民俗雕塑等也因为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同时沿岸植被种类逐渐减少,造成大面积的空地,缺乏繁盛的树林涵养水土,同时为游人提供游玩时充分的遮荫场所。
随机采访附近游人得知,这样的污染已经愈发严重,这主要由于游客的增多,加之黄河湿地免费开放的独特性质,造成了在春夏旺季,黄河岸边游客众多,由于缺乏环境管制而造成污染。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良好的环境效益,对于沿岸居民来说是赖以生存的母亲河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利用、文化价值等。相关部门应当制定适宜的保护政策,例如划分只具有观赏性的自然保护区于观赏性、体验性兼备的游览区,挽救被破坏的自然景观,给予其自我修复时间,同时可以对旺季人流进行管制,同时加大景观重建投资,注重生态景观的恢复;要加大植物栽培,重视此地绿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对于被破坏的雕塑等艺术展品,要进行及时的复原。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对于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改进建议。相信在团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黄河湿地景观将重现光彩。
(图文/郑怡)